- 驷马高车
- (駟馬高車, 驷马高车)
《漢書‧于定國傳》: “始 定國 父 于公 , 其閭門壞, 父老方共治之。
于公 謂曰: ‘少高大閭門, 令容駟馬高蓋車。 我治獄多陰德, 未嘗有所冤, 子孫必有興者。 ’至 定國 為丞相, 永 為御史大夫, 封侯傳世云。”後以“駟馬高車”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馬的高車。 常表示地位顯赫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七三引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》: “ 升遷橋 在 成都縣 北十里, 即 司馬相如 題橋柱曰‘不乘駟馬高車, 不過此橋’。”明 高明 《琵琶記‧路途勞頓》: “倘或他駟馬高車, 前呼後擁, 見奴家這般襤縷, 不肯相認, 可不擔閣了奴家。”清 李漁 《蜃中樓‧義舉》: “慚愧繡衣郎, 少駟馬高車, 寂寞還鄉。”亦作“ <<駟馬高蓋>> ”、“ <<駟馬軒車>> ”。《南史‧隱逸傳上‧漁父》: “吾聞黃金白璧, 重利也;駟馬高蓋, 榮勢也。”宋 黃庭堅 《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》詩: “ 漢 濱耆舊今誰存, 駟馬高蓋徒紛紛。”清 劉大櫆 《賁趾堂記》: “駟馬高蓋之赫奕, 呵者肩摩於前, 騎者踵接於後, 洋洋乎得志於一時。”清 方文 《為陳俞公五十初度》詩: “駟馬軒車易傾覆, 何如野老話桑麻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